□马富贵
我家的小炕桌,不大,比别人家的要小。它是爷爷和奶奶的心爱之物。
我家的小炕桌不是用黄华梨木、紫檀木、红酸枝等稀有的木材制成,而是用本地木材制成的。在青海,当地产的常用做家具的木材有松木、柳木、榆木和核桃木。我家的小炕桌是用核桃木制成的,这在青海产的木材中算是比较好的。
有邻里亲朋来做客时,瞅见了这小炕桌,总会说:“哎哟,核桃木的呗!”这句话里,有着些许羡慕。在大家眼里,用核桃木做的家具,是有些档次的。不然,爷爷奶奶也不会对它珍之爱之许久。
除了材质不同,小炕桌的外观也与别人家的不一样——不一样的造型,不一样的花纹。
在青海,很多人家的小炕桌大多为正方形,我家的小炕桌却是长方形的。它还自带抽屉,所以还有另一个名字——炒面匣匣。因为早年间,那抽屉里时常存放着炒面。如今,“炒面匣匣”这个名字早已随着爷爷奶奶的离世而成为了历史。青海人家的炕桌上,时常会画一些画,大多为梅兰竹菊、山水人物、亭台楼阁等传统图案。我家的小炕桌上也有一些别具一格的图案——颇具藏族风情的彩绘图案。那些图案颜色鲜艳,色彩构成沉稳、美轮美奂。
爷爷奶奶健在时曾说,这个小炕桌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当时,他们在离塔尔寺不远的街道边居住,小炕桌就是那时请当地的木匠做的。因为那位老木匠经常为塔尔寺制作家具,所以他的作品中自然就有藏式家具的特色。如今,百年时光匆匆而逝,小炕桌虽然满是沧桑,但是依然非常坚固实用。
我家的小炕桌有着许多功用,每一种功用都承载着家的温暖。
小炕桌曾是我童年快乐的源泉,小炕桌的抽屉里时常装着美味。平时,奶奶会在里面放炒面、酥油和曲拉。每逢节日或者家中有喜事,奶奶还会在里面放一些糖果。每当幼小的我们用殷切的眼神望着奶奶时,她总会从抽屉中拿出糖果,分发给我们小辈。因为我是长孙,被偏爱的我总是能多得几颗。那时,糖果的甜浸透心田。
在没有沙发茶几的年代,小炕桌也时常被当作餐桌使用。每日三餐,我们全家人都会按辈分大小围坐在小炕桌前,其乐融融地吃饭、谈天。犹记得十八岁那年冬日的一天,天降大雪,院里院外积满了厚厚的雪。外面天寒地冻,可是家里却热闹非凡。在那个小炕桌上,摆满了平日里吃不到的美食——手抓羊肉,三泡台碗子。那天,有客人来家中为我说媒,就在那张小炕桌上,我的终身大事有了定论。当时,爷爷奶奶脸上全是笑意,连皱纹都是笑的感觉。
小炕桌还是爷爷和奶奶的茶桌,他们平时拿普通杯子喝茶,节日里喝三泡台碗子,在爷爷奶奶的那个年代,茶碗里放几根陕青茶,一泡碗子喝一天,那味道叫一个香哟,看爷爷奶奶喝茶时满足的神情就知道。
如今,爷爷奶奶早已作古,可是他们喜欢的小炕桌,被我保留至今。尽管它不是什么至宝,但它却承载着亲情与思念,传承与民俗。每每看着它,我便会想起我可爱、纯朴的爷爷奶奶,想起他们坐在小炕桌前的岁月……
下一篇 稳就业须臾不可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