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之声!

今天是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我研究团队揭示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重要作用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赵瑾教授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李新征教授合作,发现固体—分子界面的超快电荷转移与质子的量子动力学有很强的耦合,揭示了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固体与分子界面是研究太阳能转化过程的最重要的原型体系之一,界面的光激发载流子动力学是决定太阳能转化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光催化、光伏等典型的太阳能转化过程中,光激发在半导体材料中产生电子空穴对,这些激发态载流子再通过固体—分子界面转移到分子上。在许多的固体—分子界面,分子之间会形成复杂的氢键网络,质子常常会在这样的氢键网络中转移,因此,固体—分子界面的电荷转移常常与质子的运动耦合在一起,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量子体系,不仅需要理解电子的动力学行为,还需要考虑其与质子的耦合,而在氢键网络中运动的质子,本身的核量子效应也不能忽略,这成为本领域内尚未解决的复杂问题。

科研人员将第一性原理计算领域内两种前沿的计算方法——“非绝热分子动力学(NAMD)”与“路径积分分子动力学(PIMD)”相结合,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使用NAMD处理电子动力学部分,并用基于路径积分理论的Ring-polymer分子动力学(RPMD)方法处理核量子效应。用这种方案,他们研究了甲醇/二氧化钛界面的空穴转移动力学过程,发现当吸附在二氧化钛表面的甲醇形成氢键网络,质子会在网络中频繁转移,这些质子的运动具有明显的量子化行为,而吸附的甲醇分子对激发态空穴的捕获能力由于质子的量子化运动而显著提升,从而提升光化学反应的效率。

这项成果一方面揭示了固体—分子界面超快电荷转移过程中氢键网络的形成与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核量子动力学与电子动力学的耦合提供了新的工具。记者吴长锋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四川之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地中海贫血,也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从而引发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中信湘雅专家提醒: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需要我们重视的遗传性疾病。了解它的相关知识,积极进行检测和预防,对于提高人[全文]
    2025-05-13 01:00
  •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 通讯员焦德芳)4月8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部药学院教授李楠课题组研发出一种新型双交联水凝胶,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代谢模式,或将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功能材料》上。类风湿性关节[全文]
    2025-04-26 10:39
  • 网友:您好,如果孩子睡眠不足,最好就不要早起上足球课或者篮球课吧?还是有9个小时睡眠再早起上这些兴趣班比较好吧?回答专家张思莱医师(新浪母婴研究院专家,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孩子一般都是建议晚上9点开始入睡,[全文]
    2024-07-03 02:17
  • 19日,成都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春季学期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准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调整适应、家校协同、校园安全卫生预防、心理健康、落实“双减”等作出具体安排。《通知》要求,成都各学校开学第一周为“入学适应期”,即引[全文]
    2024-02-22 02:14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四川之声 sc.zj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